洪磊要去借奶粉。
拿着市防疫指挥部开的3个证明,他驱车去20公里外的朋友家。
2月的湖北宜昌现已封城。行至朋友地点镇上的卡口,他被拦下了。洪磊说5岁女儿每天有必要喝的养分粉快没了,过来找人借。
他的女儿是苯丙酮尿症患者(英文缩写“PKU”)——一种稀有的遗传代谢病,需终身食用不含或含少数苯丙氨酸的特别食物,并饮用特别奶粉弥补养分,不然大脑发育会受损,乃至逝世。
隔着绿化带,洪磊总算从朋友手中拿到了6盒养分粉,他急忙寄回五峰县老家。三天后,女儿收到了口粮,洪磊松了口气。他没想到,3个月后,疫情曩昔,孩子差点又“断粮”了。
5月,湖南郴州“假奶粉”事情后,国内整治固体饮料商场,PKU养分粉出产厂家连续停产。因特食中增加的食物级氨基酸没有国家规范,大都厂家被卡在注册环节,仅有获得出产答应的进口养分粉价格昂贵,还有断供之忧。
洪磊的女儿,和国内数十万PKU患者,都在等候一份安稳供应的口粮。
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人
2015年“六一”,上海大雨倾盆。洪磊和妻子、丈母娘,带着未满2个月的女儿,到上海做基因检测。
一个多月前,女儿新生儿筛查查出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为16,高于正常的2-4,需求复查。复查后,洪磊又带孩子去了武汉同济医院和上海新华医院。成果都相同,孩子患有苯丙酮尿症。
这个洪磊读都读不清楚的词儿,让他如坠深渊,“想把她丢了。”
妻子说,无论如何,都得养着。
七百公里外,山西运城的徐丹,更早被这个词砸中。
2007年,30岁的徐丹,阅历大出血、保胎、早产后,生下女儿瑶瑶。出世后,瑶瑶闻着有点臭,不像其他婴儿奶香奶香的。半个月大时,新筛查出瑶瑶苯丙氨酸血值为20,复查时为40。医师说,这娃娃很难养,即使养大了,也难以自理。
一家人都懵了。老公哄她,这病便是不能吃肉,茹素就行了,咱按医师说的,花多大价值,也要把孩子养活。
徐丹上网查,网上说这些孩子是“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”,患者肝脏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,无法正常代谢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,长时刻堆积,会致残致死。
PKU可经过新生儿筛查发现。我国新筛始于1980年代,2006年全国新筛掩盖率仅31.3%,到2016年增至96.1%。
北京大爱天使苯丙酮尿症稀有病关爱中心会长赵宁介绍,现在国内已筛出12-15万 PKU患者,全国发病率约1/8000,北方遍及高于南边,甘肃发病率最高,约为1/1600。
鱼、肉、蛋、奶、一般米面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对PKU患者来说是“毒药”。尽早饮食操控,能像正常人相同日子。但早年新筛掩盖低,许多PKU孩子被发现时,现已晚了。
查出患有PKU时,刘润礼的女儿现已3岁了,还不会说话。9个月大的儿子也跟着确诊了,妻子离开了他们,他“想死的心都有了”。
那是2008年,云南新筛没有开端。刘润礼爸爸妈妈带两个孩子到河南郑州做恢复医治,每月要6000多。在浙江电子厂打工的他,薪酬才1000多,为了赚钱,他拼命加班。
医治一年半后,没钱了,一家人回到云南,曲折联络上昆明一家有补助的恢复中心。医治了几个月,父亲又动了场手术,真实没钱了,只得回来老家。
回家后,女儿病况恶化,不吃东西,用注射器往嘴里灌养分粉,也咽不下。她还咬人,撕头发……不到7岁,就夭亡了。至死也不会喊爸爸。儿子由于发现得早,饮食得到操控,至今健康活着。
赵宁见过不少失查的孩子:有的20多岁,只要几岁的智商,嘴里嚷嚷着,被爸爸妈妈拽着,到北京看医师;有的自己抽自己,被奶奶绑椅子上;有的把自己抓得鼻青眼肿,被母亲关在笼子里;还有一个新疆男孩,养分不良,瘫痪后逝世。
特食费用昂扬,一个孩子每月吃国产特食,一般要两三千,进口特食要五六千。
赵宁保藏的部分PKU特食包装。本文除特别标示外均为受访者供图。据不完全计算,现在在治的PKU患者缺少5万人。赵宁常接到PKU爸爸妈妈打来的电话,有时在清晨三四点响起,说孩子不要了,不想治了,逝世了……也有两岁女孩,被母亲遗弃在菜地里,身上有张纸条:真实养不起了。一位河北父亲,抱着孩子到北京想丢掉,兜兜转转三天,毕竟舍不得,又抱回了家。赵宁女儿是重度PKU患者,2006年出世,假如不介入医治,她的头发会逐突变黄,皮肤发白,半年后就“变傻了”。
赵宁一度想杀了孩子再自杀。
是一位四川的患儿家长,把她从失望中拉回来。对方辞去了财务总监的作业,全职带孩子,把孩子哺育得很好。赵宁也决议辞掉作业,和几位亲朋组成PKU联盟,彼此鼓劲。
陈晶便是那时分知道的。女儿2007年确诊后,陈晶每天哭,不知道孩子能活多久,也不知道怎样喂食,好几次站在北京香山上,她想抱着女儿往下跳。
离婚也想过,各自重找一个,生个健康孩子。但这个孩子就完了,陈晶狠不下心。
这些阅历过至暗时刻的家长们互称“亲朋”,沟通喂食阅历,转借特食。到现在,全国有80多个PKU病友群,3万多个家庭参与。
养分粉是他们的命
女儿确诊后,赵宁每月到北京市妇幼保健院领美赞臣养分粉。
其时,国内只要北京、上海有PKU救助方针,上海每月补助500元,北京免费发放定量养分粉到6岁——上一年开端放开到18岁。
2007年,北京市政府开端收购英国能全特养分粉。这种养分粉按年纪分段,一桶价格200到600多元不等。PKU患者每天需求摄入的蛋白质随体重增加,一公斤一般要摄入1.5-2克,摄入缺少,会导致免疫力、体能下降,影响发育。
刚开端,赵宁每月领2桶,跟着孩子年纪增加,逐步增加到七八桶,最多10来桶。不够吃,就自己找厂家买或找亲朋匀一点,每月得花1000多。偶然,也托亲朋从海外代购其他品牌的养分粉。
陈晶女儿从北京妇幼保健院免费收取养分粉的记载。其时,国内大部分医院只要国产的华夏2号、维思多养分粉,400克一桶,100多块,口味都邻近。
某国产养分粉外包装徐丹女儿喝的榜首桶养分粉,是从运城市妇幼保健院买的国产品牌。粉色塑料桶包装,开袋后,一股呛人的石灰味扑鼻而来。加水后,养分粉变成黄色,底下积着一层白色沉淀物。徐丹尝了一口,苦涩交错,那是她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味道,“这么难喝,我孩子得吃一辈子吗?”她不甘心。
听其他亲朋说国外的养分粉口感好些,她买来试试,女儿居然一口气把整瓶奶喝完了。徐丹下定决心,竭尽一切也要喝下去。
孩子半岁开端吃辅食。医院只要国产的低蛋白米和面,米煮熟后很快粘成块,面粉做的馒头,凉了后硬邦邦的。
几种低蛋白米样品赵宁托亲朋代购日本低蛋白米,口感和一般大米很像,孩子也爱吃。不过一公斤要180块,国产的一公斤才45块。意大利面粉一公斤七八十块,国产的四五十。她算了笔账:孩子6岁前,吃进口的养分粉、米面加养分品,每月要4000块,6岁后医院不再发养分粉,每月就得七八千。
那时,购买进口特食不容易。家长大多组团代购,提前一两个月预定,三四个月后才到货。年末清关,一等便是三四个月。遇上日本大地震等世界事情,还会被海关扣押。特食没有防腐剂,保质期只要三个月,等送到家时,常常过期了。
能全特养分粉常常断供。徐丹阅历的榜首次断供危机是2008年奥运会,进口粉末状物品邮递受限。她提前囤了大半年的货,可喝到最终一桶,还没等来补货,只得四处问亲朋借。
到现在,女儿三天就能喝光一桶,她一次会囤上一两万元的。
2013年,赵宁和几个亲朋托人买的米、零食,被天津海关扣了几个月,进行抽检。眼看特食快过期了,家长们急疯了。她也急,背着易拉宝赶到天津海关宣扬PKU。所幸最终关长特批放行。
上一年9月开端,能全特全国断供,继续了大半年。家长们再次四处借货,慌张之下堕入圈套:一位上海“亲朋”称有途径购买,许多家长信以为真,不计其数的钱打曩昔,没想到,钱到手后这人就消失了。家长们被骗了20来万。
也并非每个家庭都吃得起进口特食。
刘润礼的两个孩子吃的榜首袋养分粉是从浙江买的,450克,122元,有股烧焦的气味。那时,他每月购买特食就要花费2000多元,都是自费。
他在昆明做厨师,下班了,再跨上电动车去拉人,就想多挣一点。公益组织、热心亲朋也给他捐助了一些特食。
“国产特食有它的任务,至少让一部分穷孩子活过来了。”赵宁说,PKU救助方针没有普及时,一些乡村患儿,便是靠国产特食撑过来的,但也有贫困家庭,吃不起,就抛弃了。
在国外,加拿大PKU患者的特食全部由政府买单;美国担负到18岁,尔后由稳妥公司承当部分费用;日本则担负到20岁,尔后报销70%。
我国于2012年6月开端发动“苯丙酮尿症患儿特别奶粉补助项目”,云南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新疆5省份经过新筛确诊的PKU患儿,都能够免费收取两年特奶。
2013年1月,卫生部要求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归入严重疾病医疗保障试点规模。各省市连续出台救助方针,免费发放特奶,或将PKU归入新农合、医保报销系统,报销年限为6岁、12岁或18岁不等。
洪磊女儿有幸赶上了方针照顾。2015年出世后,湖北省残联每月给她免费发放7桶华夏养分粉,直到6岁;乡村户籍每年还能报销2万,报销份额70%——2018年开端PKU被归入医保,报销上限为3万,报销份额50%。
他还和其他亲朋向卫健部分争夺收购另一款特食,让孩子有更多挑选。
现在,女儿两款养分粉掺着喝,米面、零食自费,每季度申购一次,上一年一年,他购买的特食医保花了2万9,自费1万5。
辛苦买来的养分粉,孩子们却不喜爱喝。
女儿小的时分,徐丹哄她,喝了才干变得聪明美丽,我们才喜爱你。渐渐长大了,女儿会问,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喝?
“你是小天使呀。 ”
“好吧。”
五六岁时,她开端背叛,说不妥小天使了。徐丹无法,说只要你能当小天使。
“就这么哄着骗着劝着”。每次看女儿强忍着吞下,徐丹疼爱又自责。
心头悬了一把刀
陈晶13岁的女儿现已知道,养分粉是有必要喝的东西,她会憋着气把这个不甘旨的食物灌入口中。
但陈晶并没有松口气,事实上,自从了解这种病后,她的心头就像“悬了一把刀”。
陈晶和女儿PKU患者有必要严厉操控饮食,每天摄入约300毫克的苯丙氨酸量——约等于一个鸡蛋黄、几片肉或许一根香蕉的苯丙氨酸含量。超了,会损害大脑;缺少,会养分不良。“这是喂食特别难的当地。”徐丹说。刚开端,家长们不明白,只能用珠宝秤称每种食物的分量,核算苯丙氨酸量,然后每周去医院测血值,一旦超越4(年纪增加后放宽到6或8),立刻调整饮食,养分粉加量,一般食物削减。
陈晶家的笔记本、日历上,记满了女儿从小到大的血值。女儿上医院就哭,她只能自己买来采血笔、血片,收集血样再送到医院检测。
国外的PKU家庭大多有养分师辅导,依据孩子年纪、身高、体重,拟定食谱。但国内养分师很少,医师只能简略辅导,全赖家长自己探索。
徐丹不会煮饭,家里白叟不会算,也不敢做。头两年,加完班回来,她还要给女儿做点心,折腾到深夜。
女儿两三岁时,她决议辞去职务,那时她快升财务经理了,每月薪酬至少5000。辞去职务后她再没作业过,至今觉得有些惋惜。
每天一睁眼,她就开端愁,给孩子吃什么,怎样用半个蛋黄、1/3个马铃薯炒出一道菜,怎样做得有养分、孩子又爱吃。
早上,她会用低蛋白面粉烙饼,变着把戏做花卷、包子、面条。正午、晚上,焖碗低蛋白米饭,炒几道素菜,放点肉,或许做蔬菜馅的饺子、馄饨。有时忙活半响,腰都直不起来了,可女儿只吃了两口。特食放不住,吃不完只能倒了。
几年下来,家长们成了半个养分学家,日常食物的苯丙氨酸量一览无余。切一块黄瓜,不用称就知道几克重。
陈晶和女儿的午饭。女儿3岁预备上幼儿园,徐丹找了两三家,一听孩子状况,都不乐意收。不得已,她只能说孩子是对蛋白质过敏,“出完事,不怪校园”,这才有人接纳。她会细心查看校园的食谱。从家里捎来低蛋白米面,请食堂单做一份。吩咐教师给孩子少夹两片肉,碰上校园吃饺子、包子、馄饨,她就在家里包好送到校园冰箱里冻上,等其他同学吃的时分,女儿也能吃上。
陈晶和赵宁的女儿小学时同校。其他孩子在校园吃饭,他们只能送饭。到五年级不让送了,校长就让两个孩子去教师食堂吃。教师们都问,怎样跑这吃饭来了?两个女孩欠好意思,缩到角落里仓促吃完。
上初中后,两个女孩分开了。赵宁在女儿校园邻近租房,每天送饭。陈晶女儿的校园不能送,只能和其他同学相同在校园订餐,自带米饭。
陈晶怕女儿偷吃荤菜,让摄影发给她看。同学们不明就里,问她怎样吃这个米,她不知道要怎样回。
为此,陈晶的女儿一度不想吃饭。
“我要不是这样的小孩,你该多美好”
每个PKU患儿和家长都能背出一份长长的清单:马铃薯、红薯、西红柿、黄瓜这些素菜能够多吃,鱼、鸡腿、汉堡、干果这些不能吃,含阿斯巴甜的饮料不能喝……
家长们最怕孩子嘴馋。陈晶重复跟女儿讲白雪公主被苹果毒死的故事,一再叮咛她,他人给的东西不能吃,“对你来说都是毒药”。
陈晶女儿5岁时,街坊爷爷给她一片火腿三明治。她馋得不可,奶奶悄悄切了一小角给她。拿回家,被陈晶撞见了。
陈晶把女儿拉到卫生间,问她,“这个好吃吗?”“好吃。”“你应该吃吗?”女儿摇头。
“那你怎样吃了?”“我馋了。”“为什么馋了?”“我便是馋了。”
“啪”,陈晶打了女儿一嘴巴。女儿哇哇哭。
“哪只手接的?”陈晶又打她的手。她心里只要一个主意,要让女儿长记忆。
那次,女儿的嘴、手都被打肿了,母女俩抱着哭了一个多小时。
由于偷吃,北京女孩张雪薇也没少挨揍。
她最馋肉条、芝士、薯片,但是过节时,亲属送的零食大礼包,都被爸爸妈妈全部没收,留给堂弟。校园春游秋游、夏令营时,去超市收购,“人家妈妈都说你再来包薯片,我妈就问我,你还要西红柿、黄瓜吗?”
只要在生日时,母亲会破例带她去吃想吃的东西。她爱吃披萨,母亲就把面饼弄掉,上面的菜挑给她。
18岁那年,她榜首次吃到生日蛋糕。在一场PKU亲朋活动上,一个面包师亲朋用低蛋白面粉做了个生果夹心蛋糕。
她榜首反应是,“我能吃吗?”
曾经,她只被答应吃少量奶油和生果,从未尝过蛋糕坯。那次,她发现蛋糕比幻想中更甘旨,仅仅之后再没吃过。
女儿生日时,陈晶用西瓜摆成的生日蛋糕。陈晶女儿吃的生日蛋糕则是用生果摆出的蛋糕形状;月饼是用自发粉加蛋黄、黄油克己的;出去玩,带的是小袋装好的10克零食,同学买零食、奶茶,她最多买杯纯果汁……“十几年就这么过来。”10岁时,女儿上网查,知道了自己是PKU患者。她搂着陈晶的脖子,说,“妈妈,我要不是这样的小孩,你该多美好。”
“历来不敢安然说,孩子得了苯丙酮尿症。”陈晶家亲属都不知道她女儿的病况,她也很少与人议论孩子,既不想孩子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,也不肯一遍遍解说。
徐丹也是。女儿出世后那几年,她每天都活在纠结与自责中。忧虑孩子养不活,今后怎样办?孩子生长的每一步,翻身、走路、说话,比其他孩子落后一点点,她就怀疑是自己没照顾好。
每次一想,眼泪就出来了,“别看我现在笑呵呵的,心里都磨出茧了”。
一个PKU患儿父亲去看心理医师,说觉得烦躁、窝火,自己没有做过错事,怎样生个这样的孩子呢。看着其他健康的孩子大口大口地吃东西,“心里那种苦楚,太难受了。”
只要听到国外有PKU孩子当上律师、运动员,国内有人考上北大,他们才看到一丝期望。
徐丹犹疑过要不要生二胎,忧虑二胎又是PKU。即使不是,对榜首个孩子也不公平,老二能够随意吃,老迈都不能吃,“作为母亲我承受不了。”
期望孩子吃的丰厚些
由于这个病,张雪薇从小到大哭过太屡次。
小学时,一个住近邻胡同的同学生日,约请许多同学去吃饭,桌上摆满了披萨、蛋糕、甜点。到饭点时,张雪薇犹疑半响,托言去上厕所,哭着逃回了家,对母亲说“妈,他们有许多好吃的”。母亲给她独自做了点吃的,吃完她又跑回同学家玩。
上中学后,有一次排练完话剧,几个朋友说去买包子,其他人都点好了,她盯着看了半响,没有自己能吃的,再次一败涂地。
这之后,她不肯跟人出去吃饭,但凡有饭局的活动都不肯参与——这让她显得不合群,也没什么朋友。
遇到心仪的男孩,她忧虑对方承受不了自己,不敢表白。“特别介意外界说法,只能让自己远离再远离。”
赵宁也能感遭到女儿心底的自卑:朋友圈会成心发一些不能吃的美食,发给他人看;看到想吃的食物眼睛都直了,可怜巴巴地请求,我就舔一口;喝养分粉后,被同学说口臭;去超市,看到这不能吃那不能吃,目光一下暗淡了;有时冷不丁来一句,我这病什么时分能好呀?
常常面对这些,赵宁都无比期望,孩子能吃的更丰厚些。
现在,国内PKU特食出产企业仅四五家,品种也少。而在美国,有上千种特食面向国内的2万多名患者;在日本,虽然PKU患者仅有几百名,特食物种却有几百种。
国外的特食不只口味多样,还有替代品——特制果汁、饮料、饼干等,吃两口就能弥补蛋白质,不用每天喝养分粉。主食方面,有许多低蛋白米、面口味挨近正常米、面。还有各种低蛋白巧克力、华夫饼、素腊肠等便利食物,孩子上学、春游都能带着。
在一些国家,PKU孩子在校有特制午饭,家长无需送饭。美国、日本都有PKU家长兴办企业,政府会对PKU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针支撑。而国内许多厂家觉得PKU集体太小,出产成本高,不肯出产。
在赵宁看来,当报销方针有了,特食丰厚了,PKU孩子和一般孩子的饮食距离会逐步缩小,家长的精力、经济压力也会小许多。
他们这些患儿家长,保护着孩子熬过18岁,之后的路要孩子自己去淌,那也是他们所忧心的。
长时刻饮食不规则,加上吃得少,张雪薇体质很弱,刚作业那年发烧了两个多月。结业后,她在一家媒体作业,每月特食加喝药得上万元,而薪酬才六七千。
25岁的她对爱情充溢神往,但不敢奢求成婚,“没有一点决心。由于会考虑到对方的爸爸妈妈。”她也不想生孩子,忧虑养欠好,“我自己一路走过来都很困难。”
赵宁知道30多岁失查的PKU患者,只能找智力妨碍的姑娘成婚。有的患儿家长想给孩子留条后路。他们自己买的稳妥保高一点,等逝世了留给孩子。
“别让孩子断了粮”
寻常的日子,对PKU患儿家庭来说是一个个要过的坎。疫情就更甚了。
1月25日,新年榜首天,湖北宜昌开端封城。
洪磊忧虑交通中断后,孩子会断粮,他立刻给宜昌市妇幼保健院打了电话,主张提前申购一批特食。平常,2月才申购,3月初能拿到。
医院很快联络厂家,成果被奉告,要等一段时刻。
一向比及2月中旬还没音讯,洪磊有些急了,家里囤货只够吃十几天。他向其他亲朋拼拼凑凑地借,扛到3月底,才比及了医院申购的特食。
那段时刻,国内不少PKU患者都面对断粮。据七色堇稀有病联盟计算,二月中旬,有202名PKU患者奶粉缺少,仅湖北省内,便有近一半的PKU患者奶粉存量缺少。能全特所属纽迪希亚公司捐献了1000多罐奶粉,解了当务之急。
好容易捱过疫情,新的危机又呈现了。
5月11日,媒体报道湖南郴州一家母婴店,将一款名叫“倍氨敏”的固体饮料假充特医奶粉,出售给牛奶过敏儿童,涉嫌消费诈骗。
国家商场监督管理总局随后发布告诉,将展开固体饮料、压片糖块、代用茶等食物专项整治。
一时刻,国内PKU特食出产厂家连续停产,之前已将国产PKU养分粉归入医保系统的医院,也纷繁退货。
直到这时,大部分PKU家长才知道,一切国产PKU养分粉,都没有获得特医食物注册证。
2010年,卫生部发布《特别医学用处婴儿配方食物公例》,2013年发布《特别医学用处配方食物公例》,规范了国内氨基酸妨碍疾病配方养分粉的国家规范。
2016年发布的《特别医学用处配方食物注册管理办法》规则,2019年1月1日起,在我国境内出产或向我国境内出口的特医食物,有必要获得特医食物注册证书,并在标签和阐明书中标示注册号。这一规则完毕了特医食物在我国没有规范、缺少规范的境况。
国家商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承受南边周末采访时称,国产PKU养分粉厂家没有提交过注册请求,仅有提交过材料的一家公司还自动撤回了。
对此,某国产PKU特食厂家负责人林伟介绍,特医食物新规出台后,他们就开端着手申办特医证。但由于国产PKU养分粉多为氨基酸复配,归于特别医学用处配方食物,依照法律规则,食物里只能放食物级氨基酸,不能放药等第氨基酸,而食物级氨基酸在国内没有国家规范,因而,请求被卡住了,“连氨基酸国标都没有,怎样给你批?”
此外,我国对特医食物出产企业要求严厉,企业在实验室、出产线工艺、厂房建造等方面的细则在不断完善,企业依据细则进行调整、预备材料都需求较长时刻,短期内也难以请求下来。
现在,仅有获得特医证的PKU特食企业,是进口的能全特出产厂家纽迪西亚公司。林伟解说,国外食物级氨基酸有国标,有报关单、商检单等材料就能请求进来。
没有特医证,国产PKU厂家只能替换包装,去掉包装上的“氨基酸代谢妨碍配方”“无苯丙胺酸”字样,以固体饮料的身份出产出售。一些本来依照特医规范出产的PKU养分粉,只能修正配方,降级成固体饮料——其养分成分相比特医产品要少得多。
这引起了部分家长的质疑,“之前那么多氨基酸,现在为什么没有了?”
更让他们忧虑的是,国产PKU厂家假如停产,孩子吃什么?不只PKU,靠氨基酸看病的遗传代谢类患者也面对这个难题。
忧虑可能会“断粮”,一位PKU家长的愿望。有亲朋带着孩子去医院,4岁的小男孩,由于养分缺少,头发枯黄,看上去只要2岁。洪磊看着,心里很不是味道。6月份,他向医院申购了30桶国产养分粉,迟迟没领到。他又向各级卫健部分、商场监督管理局反映状况,一个月500分钟免费通话很快打光了。
医院回复,会活跃向相关部分反映,紧迫申购一批库存的国产养分粉,一起考虑将能全特归入当地医保系统,联络厂家收购。
到7月中旬,洪磊家养分粉快见底时,总算领到了20罐库存的国产养分粉,能管2个月。但他的心安靖不下来,到9月,他又要为孩子的养分粉忧愁。
医院现在虽能收购到能全特,但许多家庭买不起。并且,除了养分粉外,能全特没有其他特食。“每个孩子的口感不同。”洪磊期望,能给孩子们供给更多的挑选,不管进口仍是国产的。
受访的几位PKU患儿家长说到,他们的孩子吃国产养分粉,查看身体时各项目标均未发现异常。他们期望,政府特事特办,优先批阅国内PKU特食企业——此前,有稀有病孩子因断粮住进重症监护室,当地食药监总局特批了一家奶粉。
对PKU家长来说,多少年来,他们扛过了疾病的冲击,扛过了经济、精力的沉重压力,咬紧牙关撑住孩子的生命。眼下,只要一个愿望:别让孩子断了粮。
(应受访者要求,除赵宁外,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
(本文来自汹涌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汹涌新闻”AP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