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21 点此:22次
在曩昔的一段时刻里,银行存款的利率尽管在不断下降,但银行存款却仍然在快速增长。而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尽管有所上升,但规划反而呈现了下降。
在阅历了屡次下调之后,不少银行的最高存款利率都现已降至2%—3%之间。尽管存款利率下降,但好像并不影响我们往银行存钱,仅半年时刻存款就增加了20万亿,同比多增了1万多亿,其间居民存款增长了近12万亿,奉献最大。
至于银行理财,收益率在跌入谷底之后,现已开端上升,均匀收益率由3%以下回到了3.4%左右,收益率较高的也能到达4%—5%。不过银行理财的规划却下降不少,跌至25万亿左右,半年减少了2万亿。
可见,有些人甘愿去存利率2%—3%的存款,也不肯去买收益率4%—5%的理财,这是为什么呢?
1、 危险偏好。存款和理财的首要差异之一便是危险巨细不同。银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产品,危险较低,而理财都是既不保本也不保息的产品,危险较高。
关于危险偏好较低的人来说,会更倾向于寻求低危险,并觉得银行存款相对愈加安稳,即便商场呈现动摇,他们也能得到必定的报答。
相比之下,理财产品存在更大的危险,或许存在丢失本金的危险,这是低危险偏好的人难以容忍的。并且银行理财在阅历了转型之后,也的确更简单赔本了,这就让低危险偏好的人更不敢买了。
2、收益与危险权衡。尽管理财产品的收益或许更高,可是危险也更高。我们在挑选理财产品时,一般会在收益和危险之间做出权衡,假如他们以为银行存款的收益和危险比较均衡,就或许会挑选存款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。
尽管有些人并不排挤危险,但也会权衡是否值得去承当这样的危险。假如为了4%—5%的收益率而不得不承当比较大的危险,或许就会觉得不值了,然后也就不会去买这样的产品。
3、 缺少理财常识。一个人假如平常没有触摸银行理财的时机,也没有自动去了解,或许连银行理财是什么、怎样买、在哪买等问题都搞不清,很显然,这些人基本上是不或许去买银行理财的。
就算是对银行理财有所耳闻的人,也不必定就了解理财,甚至有不少人都觉得理财都是骗子。究竟现在金融欺诈的确许多,所以许多人的警觉都比较强。关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,不参加无疑是最好的防骗方法。
而银行存款早已在我们心目中根深柢固,对它也是知根知底,把钱存在银行天然更让人定心一些。
4、心理因素。人们的心理因素也或许影响他们的出资决策。一些人或许对危险较高理财产品存在惊骇和忧虑,忧虑自己无法承受或许的丢失。相比之下,银行存款或许更简单被承受,由于它是一种相对安全、安稳、易于了解的出资方法。
总归,人们甘愿选低收益的存款,而不买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包含危险偏好、收益与危险权衡、缺少理财常识和心理因素等。
相关推荐